因食品健康导致的肠道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,给大众及社会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。近年来,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,消化领域学者对肠道菌群与IBS关系的认识也逐渐深入。现有研究表明IBS发病机制主要包括遗传易感性、肠道感觉与动力异常、内脏高敏感、肠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紊乱[1]。2016年更新的《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诊断标准共识》提出,肠-脑互动异常是IBS的病理生理基础[3],该共识同时强调了肠道菌群紊乱在IBS发病中起到的重要作用。目前学者已针对该领域开展了多种靶向肠道菌群治疗手段的研究,包括益生菌、益生元、肠道非吸收性抗生素[4]和粪菌移植(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,FMT)[5,6]等。然而现阶段各种靶向肠道菌群的治疗手段在药物种类、剂量、疗程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异质性,以至于上述治疗手段对于肠道菌群的影响尚无统一结论。范围综述是一种基于循证实践的文献分析方法,其可针对性地探索某一类研究主题的研究范围、研究深度与不足之处。本文采用范围综述的方法,通过对既往相关文献进行查询汇总,进一步分析靶向菌群治疗对IBS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,以期为临床选择合适的靶向治疗方法提供参考。
在国际益生菌与益生元科学协会(ISAPP)于2014年发布的关于益生菌的共识声明中,将益生菌定义为:当摄入足够数量活的微生物时,会给宿主带来健康益处[51]。在临床实践中所应用的常见益生菌属有乳酸杆菌、双歧杆菌、肠球菌、链球菌、芽孢杆菌等。使用靶向肠道菌群的治疗方法目的是恢复肠道菌群的稳态,补充有益菌、抑制疾病状态下肠道有害菌的过度生长是重要的重建手段。益生菌是使用历史最久的靶向菌群治疗方法,本文所纳入的研究中,传统益生菌乳杆菌是使用最多的益生菌属。IBS患者摄入乳杆菌后可在粪便中检出较高丰度,为其在肠道定殖创造了条件。益生菌在肠道的定殖是其发挥作用的前提。需要注意的是,粪便中高丰度并不能充分说明益生菌在肠道的稳定定殖。近期一项研究表明,传统益生菌在人体肠黏膜的定殖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,存在易定殖与抗定殖个体[52]。本文所纳入研究均采用粪便标本进行菌群检测,未来在研究中可同时进行粪便与肠黏膜菌群的检测与对比,以更好地制订益生菌摄入的剂量、疗程等,从而优化治疗。
通过肠道菌群分析可知,菌群多样性在益生菌靶向治疗前后[7]或治疗后的益生菌与安慰剂组之间[8]存在显著差异,但在另外两项研究中,菌群多样性与结构在治疗后的益生菌与安慰剂组之间无显著差异[9,10]。接受乳杆菌干预后,粪便中乳杆菌科[11]、乳杆菌属[12,13,14]及其下级菌种[15]丰度显著升高,表明补充乳杆菌后,其可在肠道中保持活性,这是其稳定的益生菌靶向定植发挥作用的前提。颤螺菌属(Oscillospira)[11,12]、双歧杆菌属(Bifidobacterium)[14,16]与脱硫脱硫弧菌(D.desulfuricans)[17]丰度在乳杆菌干预后也出现升高。加氏乳杆菌[14]、凝结芽孢杆菌[7]干预可使放线菌门(Actinobacteria)丰度升高,变形菌门(Proteobacteria)丰度降低。此外,SUN等[8]发现,对丁酸梭菌治疗应答的患者治疗后狭义梭菌属(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)丰度较无应答者降低程度更大。益生菌靶向干预对IBS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见表1。
已有研究证实IBS患者存在肠道菌群结构与功能的紊乱[49,50],因此以肠道菌群为干预靶点的治疗手段获得了越来越多的重视。本文对目前临床实践中常用的益生菌、益生元、抗生素,以及有希望得到推广的FMT方法干预后的肠道菌群变化进行了总结,结果发现以上治疗手段对IBS患者肠道菌群的物种多样性、整体结构、细菌种类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,但研究间也存在结论不一致的情况,值得进一步探讨。
综上,益生菌、益生元、抗生素、FMT均可通过影响肠道菌群发挥对IBS的治疗作用,富集靶向益生菌、抑制有害菌,重建肠道微生态的平衡,是IBS的重要治疗手段。今后的研究需要采用统一的诊断标准,选择合适的IBS亚型,采用更先进的菌群检测技术,精准把控随访时间等方法,这将有助于选择精准的靶向菌群手段、制订长期的治疗策略。
专注营养、饮食、健康相关知识分享。发布者:科普研究员,转转请注明出处:https://bio.52food.cn/probio/4248.html